龙尚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欢迎您!

春花不止于江南
——去明代北京反向赏花

作者:ruozo    来源:c    发布时间:2025-05-09 18:52:25    浏览量:95641

  明 谢环 《香山九老图》局部

  明 沈周《杏花图》局部

  明 谢环《杏园雅集图》局部

  清 邹一桂《藤花芍药图》

  提起春日赏花,春花现代人的不止北京第一反应就是下江南。每年三、于江四月,明代江浙一带都挤满了前来赏花的赏花游客。然而早在明代,春花有个叫宋启明的不止北京文人就曾暗示过赏花也可以“反向”,他在《长安问花记》中记载道:“燕地苦寒,于江惟草花异种最多,明代江南委之水滨篱外者,赏花无不酿艳蒸芳,春花鲜奇炫目,不止北京至有不能辨名者。于江”北京的明代地形与气候复杂多样,反而为植物的赏花生长与繁殖创造了特殊的适宜条件。现代人不妨去看看古人如何在北京赏花吧!

  春花必赏榜

  牡丹 芍药 杏花 海棠

  赏花若是绕过牡丹,好像有点说不过去。自唐宋以来,牡丹的风头直接盖过了所有花,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洛阳牡丹更是名满天下。最迟于辽代,北京就已大范围种植牡丹。至明代北京,牡丹不再只出现于皇家园林,城市街道、私家园林、私人宅邸以及寺庙等地也都种植了大量的牡丹,平民百姓在春日里也可一睹牡丹的芳华。

  不过确切给了牡丹“国花”名分的,还是在明代中后期。在当时的一些史料与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明代人将牡丹称为“国花”。如《帝京景物略》载:“寺(极乐寺),天启初年犹未毁也,门外古柳,殿前古松,寺左国花堂牡丹。”又如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公安派诗人袁中道曾游历京师极乐寺,他在《游居柿录》中写道:“极乐寺左有国花堂,前堂以牡丹得名。记癸卯夏,一中贵造此堂,既成,招石洋与予饮,伶人演《白兔记》。座中中贵五六人,皆哭欲绝,遂不成欢而别。”五六个宫廷内侍坐在国花堂,一边看戏,一边赏花,最后哭到伤心欲绝地走了,这个赏花体验感的确丰富。

  古代北京赏花有牡丹,自然不会少了芍药。北宋文人王禹偁(chēng)曾赞芍药:“百花之中,其名最古。”芍药花大而香,色泽绚丽,有“花相”“花仙”之称。早在先秦时期,芍药就被作为观赏植物,如《郑风·溱洧(wěi)》:“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唐宋时期,古人若是想观赏芍药,肯定去扬州。到了明代,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迁移,北京成为了芍药的新栽培中心。据刘若愚《酌中志》载:“寿皇殿之东曰永寿殿,植牡丹、芍药甚多。”“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钦赐京官扇柄,牡丹盛后,即设席赏芍药花也。”宫廷内苑种满了牡丹和芍药,皇帝还设席邀请官员们前来观赏。宫廷外的城郊与园林,也都是芍药花的天下,老百姓们可随时与芍药来个约会。

  除了牡丹与芍药外,杏花也在古代北京赏花的“必赏榜”中。这不由得让现代人有点困惑,不是有“杏花春雨江南”这个说法吗?怎么古代北京的春天里还有杏花可赏?事实上,杏在我们国家北方地区生长更为普遍,历来也都有“南梅北杏”的说法,只是后来杏有一个向南迁移的过程。

  杏花又名为甜梅花、北梅花、杏海花、野杏花。早春开花时,极为繁茂。在元代时期,北京城外、城东都曾大量栽种杏树。当时的齐化门外,还有一个专门栽种杏而出名的“杏园”,即董宇定的私家园林。到了明代,北京更是广植杏树以供平民百姓游赏。每到杏花盛开之时,雪白的花朵在春日的照耀下如梦似幻,有诗云:“红云看不彻,漠漠杏林花。”因此,明代北京的二月又被称为“杏月”。

  此外,海棠、藤花等也都是古代北京春花的“必赏榜”。如《帝京景物略》:“(海棠)上西府,次贴梗,次垂丝,赝者木瓜。辨之以其叶,木瓜花先叶,海棠叶先花。”仅是海棠花,在明代的北京就已有三个品种,可见古代北京的春日有多绚烂。

  赏花网红打卡地

  高梁桥 韦公寺 梁氏园 惠安伯园

  古人外出赏花要看日子,花朝节、清明节、寒食节等民俗节日是外出赏花的大好日子。不过花朝节多在二月,此时北京的天气还非常寒冷,所以赏花活动大多都在私人宅院里进行。明代的袁宏道偏不信邪,他在《满井游记》中写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每到花朝节,他想作死出门赏花时,在外冻得没走到一百步就又回家了。

  到了清明节,春暖花开,北京郊边的风景区就挤满了游客。明代的北京游客最喜欢去高梁桥、草桥一带去踏青游赏。据《长安客话》卷三记载:“春时柳堤垂青,西山朝夕设色以娱游人。都城士女藉草班荆,曾无余隙,殆一佳胜地也。”尤其是高梁桥一带“桃柳当候”,各个阶层的人都前来赏花,“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古代北京的寺观也是春日赏花的好去处。据《北京岁华记》记载:“四月初一日,戒坛开,城中人多往西山。初八日,各寺浴佛。十三日,上药王庙。诸花盛发,白石庄、三里河、高梁桥外皆贵感花场,好事邀宾客游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韦公寺,又名“弘善寺”,位于左安门外,明正德年间的宦官韦霦(bīn)创建。当时明代的北京有“七奇树”,韦公寺庙占了三棵,所以它名气很大。

  《帝京景物略》中有大篇幅文字描绘韦公寺的春日美景,如“花时鲜红新绿”的苹婆、“花不敢懈”的西府海棠、“旷然容数十席”的柰子树……甚至有不少游客因为赏花赏到天黑,于是就住在了韦公寺。当时游历京师的文人雅士为韦公寺的海棠写过大量的诗篇,如明代末年士人王崇简《看海棠行》:“凤城西南报国寺,海棠双树藏幽邃……燕京此花驰声价,韦祠为最此为亚。”除了韦公寺外,北京其余寺观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等因素,栽种的春花各有不同,每个寺观都有自己的“特色春花”。到了春日赏花季,各个寺观还会举行赏花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前去观赏。

  赏花佳地自然少不了私家园林。明代有不少文人雅士在北京建造了私家园林,并以自己的喜好与精神向往种植了大量观赏植物。春日自然要去梁氏园。梁氏园又称梁家园,或简称为“梁园”。早在明代成化年间就已闻名。明代文学家刘定之在《游梁氏园记》中记述:“牡丹开于谷雨后,于候为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之间……园有龙槐,共酌其下……”程敏政作《梁园赏花诗引》追忆往事时,提及:“园之牡丹、芍药几十亩。每花时,云锦布地,香冉冉闻里余。”可见当时梁园大量种植了牡丹、芍药,还有龙槐树等。

  假如梁园人太多,古人还可以去惠安伯园,又名张园。据《燕都游览志》记载:“原太傅惠安伯张公园,在嘉兴观之右,牡丹芍药各数百亩,花时主人制小竹兜,供游客行花胜中。”去赏花的时候,园林主人还会提供小竹兜,也就是轻便的竹制小轿子,这样游客既可以忘我地赏花,又可以避免踩踏花田。大概园林主人太客气了,更夸张的事情来了。有的游客居然不打算走了,直接睡在花丛中,“蜂蝶群亦乱相失,有迷归径暮宿花中者”。

  著名的赏花雅集

  杏园雅集 玉堂赏花会

  现代人一提起春日雅集,脑子里就会出现东晋时期的“兰亭雅集”,什么曲水流觞、宴饮赋诗……此时,身在北方的文人雅士表示不服,毕竟咱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春日赏花雅集。

  这就不得不提到明代正统二年(1437)的“杏园雅集”。杏园雅集的发起人是当时的台阁体诗人杨荣,地点就是他的府邸杏园。那天是三月一日,官员们放假的日子,也正是园中杏花盛开的季节。杨荣邀请了与他并称台阁“三杨”中的另外两位,即杨士奇、杨溥,还有王英、王直、周述、钱习礼、李时勉、陈循这些朝廷高官。为了给这次杏园雅集留下“合影”,宫廷画师谢环也被邀请在内,于是他画下了著名的《杏园雅集图》。从画面中来看,杏园中松树交相掩映,杏花绽放,园中还配有小桥流水、假山屏石。参加雅集的几位高官坐在杏园中,品茗赏花,纵情闲谈。杨士奇《杏园雅集图序》记载:“园有林木泉石之胜,时卉竞芳,香气芬茀,建安公喜嘉客之集也,凡所以资娱乐者悉具。”

  杏园雅集虽美,但从《杏园雅集图》中来看,官员们赏花赏得有点过于严肃,连官服都没换。过了21年后,也就是明代天顺二年(1458),内阁大学士李贤、彭时、吕原等人决定在内阁举办一次赏花雅集。明代学者黄瑜《双槐岁抄》卷八记载:“文渊阁右植芍药,有台……贤赋诗十章,阁院宫寮咸和,汇成曰《玉堂赏花诗集》。”这些大学士们聚集在一起,相互酬唱赋诗,汇成了《玉堂赏花诗集》,于是人们也将这次雅集称为“玉堂赏花会”。

  大概是玉堂赏花会给的灵感,不仅后来的内阁馆臣们争相唱和,延续佳话,文人雅士们更是将赏花唱和作为了诗社团体活动的“保留节目”,更有一个诗社干脆就叫“赏花会”。

  不过要论赏花的风雅,还得是独抒性灵的公安派诗人袁宏道。万历三十五年(1607),袁宏道到达北京后,约上好友一起去惠安伯园亭观赏牡丹和芍药,他在诗中写道:“古树暗房栊,登楼只辨红。分畦将匝地,合焰欲焚空。蝶醉轻绡目,莺梢援絮风。主人营一世,身老众香中。”袁宏道对于赏花非常痴迷,但若问他为什么不像王羲之在兰亭雅集中那么放浪形骸,是不是有偶像包袱,必须端着?还真不是,那是因为他对赏花除了热爱之外,还有对花的敬畏之情。

  早在唐代,罗虬在《花九锡》中记录了唐代宫廷的赏花仪式,其中的“酒赏”为袁宏道所反对。袁宏道认为“酒赏”会冒犯花神,极力推崇“茗赏”。他还认为赏花不仅要选良辰,还要择良地:“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得其时而漫然命客,皆为唐突……温花宜晴日,宜轻寒,宜华堂……”袁宏道赏花是真讲究。

  明代中后期,文人雅集结社之风日盛,尤以赏花为主题的宴游活动蔚然成风。这不仅是明代文人拓展政治文化影响力的途径,更是他们安顿心灵、寻求精神自适的一种生活美学方式。

  明代北京赏花之风盛行,既为士庶平添了踏青斗草的雅趣,更因种植栽培观赏型植物之需,而带动了花木种植、园圃经营等产业的兴盛。春日京城的花香里,竟藏着半部京华风物志。

  文并供图/金陵小岱

  (友情提示:4月花正繁,读完本文后想进入现实之中访花、赏花的朋友,请参阅12版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推荐

扫描微信,添加好友

Copyright © 龙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森林碳汇授信贷款落户宁国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网络搜索电器维修暗藏骗局 选择品牌售后服务更为保险  20元入会免费药物泡脚30次 广西融安县查获一保健食品会销场所  白酒也想玩盲盒 花钱能买到惊喜吗  20元入会免费药物泡脚30次 广西融安县查获一保健食品会销场所  “坚果”投影机虚标参数 “深圳火乐”终审被判三倍赔偿  婚纱租赁霸王条款涉嫌侵权 福州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成功维权  福建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公示!涉及安徽7个县(市)  假卖防疫物资+境外电信诈骗 他被判了12年  池州:闲置宅基地入了市“沉睡资源”变“活资产”  福建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扫码骑车莫名“被投保”扣费 “悟空保”套路消费者  上海消保委测评10家网约车平台 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  40万买到“二手车” 法院判决经销商“退一赔三”  手机莫名遭遇“呼死你”消费者质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泄露个人信息  3份婴幼儿食品涉嫌非法添加 涉及“纽贝乐”“小葵花”等品牌  十大新职业就业趋势发布 二手车评估师需求旺盛  买到库存11年名表 江苏省消保委约谈劳力士:手表生产日期应售前标注  保价稳供 郑州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白酒也想玩盲盒 花钱能买到惊喜吗  湖北武汉邀请消费者走进检验检测机构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  二手车行隐瞒实际里程数 被判“退一赔三”  江苏南京发布汽车消费投诉分析 网络二手车平台投诉增多  二手车行隐瞒实际里程数 被判“退一赔三”  开发商8年前代收初装费 天然气为何至今未开通  浙江紧急检查29家“火凤祥火锅店” 约谈公司负责人  “老手艺”创造“新经济”——古老非遗扮靓产业新景  “老手艺”创造“新经济”——古老非遗扮靓产业新景  城乡织密“文化网络” 全民共享“文化大餐”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做好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玻璃手串冒充琥珀手串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投诉分析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做好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020年度国际质量创新大赛(中国区)颁奖会在京召开  春耕抢农时 江淮沃野种下希望  安徽省印发通知 做好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浙江紧急检查29家“火凤祥火锅店” 约谈公司负责人  辽宁首张“先证后核”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  中介公司员工携租金“潜逃” 租户损失谁担  养殖户看直播买颗粒机掉入“连环套”  中介公司员工携租金“潜逃” 租户损失谁担  浙江紧急检查29家“火凤祥火锅店” 约谈公司负责人  免费安装做诱饵 兜售滤芯骗老人 当心“佳溢诺”净水器促销陷阱  深圳市消委会推动十大银行全面整改信用卡分期问题  金店售假“香奈儿”首饰被罚一万元  法院“云端”调解 化解微信朋友圈退款纠纷案